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七周国旗下讲话:九九话重阳,感恩存心间
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佳节—重阳节,“九九”谐音是“久久”,有长久之意,所以常在此日进行祭祖与敬老活动,因此重阳节又称“敬老节”。
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。东汉时期,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,所以重阳节又叫"登高节"。到了唐朝,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,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。如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等;而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,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。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。今天的重阳节,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。1989年,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,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,成为尊老、敬老、爱老的敬老节。
他们年轻时为建设社会呕心沥血,任劳任怨,洒下了辛勤的汗水,做出了无私的奉献,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. 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,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睿智,他们用自己一生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。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,自强不息的精神,善良平和的为人,勤俭节约的美德,激励着后人前进。
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,都包含着慈母严父那沉甸甸的爱!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毫无保留地付出,在这个重阳节,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吗?用最朴素的方式献给父母一份孝心;拿起你手中的笔,写几句感恩的话语;举起你的手,为父母捶两下背、揉几下腰;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父母献一份心意.
"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情",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这一天的事,而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因此,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,对邻居长辈有礼貌,外出礼让老人。
每家都有老人,人人都会变老,只有人人都敬老,社会才更加美好!"在"九九"敬老节来临之际,我们祝愿所有的老人生活愉快、健康长寿!
我的讲话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
(国旗下讲话:曹然同学)
(升旗手:初二(2)班的陈子涵、张宇涵同学)